当前位置: 首页 > 外贸资讯 > 其他资讯 > 文章内容

帮助中心

中国企业掘金印度正当时,企业如何打进印度市场?

2010-01-30 23:10

“最近两年,中印两国双边贸易额翻了一番,年贸易额突破了500亿美元。双向投资增长了10倍。中国企业在印度建成的基础设施项目超过100亿美元。目前,中国已成为印度的第二大贸易伙伴。”

日前,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在中国印度经贸投资合作论坛上如此表述世界两大人口大国,中印的双边贸易。

2010年,恰逢中印建交60周年,以印度商业和工业部长夏尔玛率领的代表团上周访华为开端,中印经贸合作出现新的契机。包括印度航空、印度银行、塔塔集团等39家大企业的高管随夏尔玛来到中国,涉及汽车、IT、机械制造、家电、食品加工、钢铁、制药等领域。而中国企业更是有365位代表参加了日前举行的中印经贸论坛。

陈德铭和夏尔玛均表示,“不应该单纯从竞争角度看待中印发展,中印两国是伙伴而不是对手,更不是敌手,”两国的经贸合作将为推动地区和世界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年贸易额突破500亿美元

中国已是印度第二大贸易伙伴

作为世界第二人口大国,印度市场同样被世界投资者看好。但由于中印两国产业结构相似,在国际市场上存在竞争关系,实际上两国经贸一直处于微妙状态。

但夏尔玛强调,中印是友好邻邦,也都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经济体之一,双方合作有极大的潜力可挖,可以在基础设施、农业、制药、医疗、新能源等行业开展深层次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促进双边经贸关系发展,力争实现双方领导人确定的双边贸易额在2010年达到600亿美元的目标。夏尔玛表示,对此他“心怀乐观”。

根据印度商工部统计,2008-2009财年前11个月(2008年4月-2009年2月),中印贸易额约360亿美元,同比增长7%。同期,印美贸易额约340亿美元,同比下降7.5%。当时由于印度对来自美国的产品需求疲软,而对中国产品需求旺盛,“中国曾经超过美国成为印度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夏尔玛说,“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还会成为印度的第一大贸易伙伴。”

“2008年至2009年,我们在印度的各类本地供应商和合作伙伴就达4000多家,直接本地采购达4亿美元。未来两年,印度本地直接雇佣员工将扩大到6000人到10000人的规模,本地化率将达95%。”华为技术公司副总裁姚卫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华为等中国电信企业已经成为印度电信产业的有机组成部分。

山东潍柴华丰动力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徐华东则看中了印度的市场潜力,他说,在发动机市场上,印度的本土产能无法满足该国需求。

双向投资增长10倍

中印经济互补性强

最近两年,中印两国双向投资增长了10倍。据中国商务部统计,截至2009年9月底,中国企业对印度非金融类投资金额2.5亿美元。截至2009年10月底,印度企业赴中国累计实际投资33亿美元。

陈德铭透露,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印双边贸易合作有小幅下降。但是双方政府和有关部门一直在积极需求解决办法,2010年1月份又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夏尔玛表示,印度是中国在亚洲的最大贸易伙伴,尤其是地理上很近,双方应该加强经贸交流,“实现发展和增长的最好办法就是中国和印度一起发展,一起增长。

中国驻印度大使馆商务参赞彭刚指出,中印在贸易结构和产品种类方面互补优势明显,中国自印度主要进口矿产品,棉花等,而中国的机电产品价廉物美;且双方在服务贸易方面也各有所长,可在IT人力资源开发,产品设计研发,金融服务,信息通讯技术等领域加强合作。此外,基础设施领域的合作也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重要力量。

中国建立专家级合作机制

贸易协调措施正发挥作用

在去年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中印贸易摩擦不断增加,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印度大众传媒产生的不绝于耳的所谓‘国家安全’问题矛头已经明确指向中国企业特别是电信企业,”姚卫民对记者表示。

彭刚表示,金融危机以来,印度出于保护国内就业等因素,出台了新的签证政策,限制外籍人员在印务工,已经导致大批在建项目搁置。

与此同时,来自商务部公平贸易局的数据显示,2009年印度成为对华发起贸易摩擦案件最多的国家之一,目前印度在WTO仍然有10余起针对中国的未结反倾销案。

但陈德铭表示,中国和印度整体上仍然呈现合作态势。“虽然去年两国贸易中,贸易救济措施有所增加,但中国建立了新的专家级合作机制,以解决贸易摩擦。”

陈德铭说,目前贸易协调措施正在发挥更大的作用,“有些问题不必等到成为救济措施和案件时就已经协调解决了。”

夏尔玛也坦承,“当经济出现困难时,一些人便会将贸易与本国经济发展放在对立面。”在这样的背景下,维持两国贸易的进出口平衡变得非常重要。夏尔玛表示,印度非常欢迎中国企业到印度投资,将进一步采取相应措施为中国企业赴印投资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简化投资审批手续,透明政策环境。

夏尔玛表示,他希望能有更多印度产品出口中国,特别是印度具有竞争力的产品,他还希望两国贸易更加多元化,增加高附加值产品比例。

■专家建议

企业如何打进印度市场?

推销中高档产品,主动出击瞄准2亿中产阶级

中国商务部亚洲司有关负责人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两国商贸往来虽然日益密切,但两国企业间往往缺乏相互了解,尤其是双方的企业相互了解,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企业间合作。

不仅如此,中国产品在印度市场上形象也有待提高。该负责人表示,印度人对中国的某些商品印象不佳。主要原因一是印度不少进口商进口时首先考虑的是价格,而忽视质量;二是中国的一些出口商对印度市场重视和了解不够,没有积极介绍和推销我国的中高档产品,往往将低档的产品销往印度市场,造成印度人误解,以为中国的产品质量比不上其他国家的同类产品。同时,我国的很多企业对创品牌重视不足,缺乏必要的投入和耐心。

此外,印度对中国产品的反倾销案件比较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产品的出口。

随着中印双边贸易越来越密切,国内很多企业都希望打进这个潜力巨大的市场。商务部亚洲司有关负责人就国内企业开拓印度市场给了几点建议:

1、转变观念,主动到印度推销中高档产品。鉴于大多数印度人对中国并不了解。我应主动出击,上门推销。推销小组最好要多呆一些时间,多跑一些地方,多拜访一些公司,进行比较详细的市场调查,建议把推销重点放在人口达2亿的中产阶级消费层上,推销产品以中高档产品为主。

2、应积极参加印度举办的各种展览会。了解印度市场,认识更多客户。

3、加强同印度各商会的联系。通过商会推销自己的产品和请他们介绍客户。因为印度的商会影响力较大,遇到纠纷也可通过商会协调解决。

4、与印度商人打交道既要认真对待印商的询价,又要有足够耐心。印度商人最看重的是价格,喜欢压价,讨价还价。但一旦成交,基本上就会成为长期的客户。

南方日报记者 黄颖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