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2月5日,商务部公布对美白羽肉鸡产品反倾销调查初步裁决,美国应诉公司被裁定43.1-80.5%不等的倾销幅度,未应诉公司倾销幅度为105.4%。
商务部在初步裁决中认定,在本案调查期内,原产于美国的进口白羽肉鸡产品存在倾销,国内白羽肉鸡产业受到了实质损害,而且倾销与实质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自2010年2月13日起,进口经营者在进口原产于美国的白羽肉鸡产品时,应依据本初裁决定所确定的各公司的倾销幅度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提供相应的保证金。
本次调查于2009年9月27日立案,被调查产品为原产于美国的进口白羽肉鸡产品,该被调查产品归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税则》税则号:02071100、02071200、02071311、02071319、02071321、02071329、02071411、02071419、02071421、02071422、02071429和05040021。
福步延伸阅读:
2009年9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发布2009年第74和75号公告,决定自即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肉鸡产品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的“双反”调查。
其实,这更多的是中美贸易摩擦中中国的一种姿态。从表面上看,中美肉鸡贸易多年来一直出现“一边倒”的不公平现象。美国向中国出口年年增长,而中国几乎不能向美国出口,并且长期以来中国一直对这种情况采取“容忍”态度。
但是,2009年3月10日,美国参议院通过了2009年综合拨款法案第727条款,规定:“根据本法所提供的任何拨款,不得用于制定或者执行任何允许美国进口中国禽肉产品的规则”。这一条款通过限制政府经费用途的方式,不允许美国相关政府部门开展自中国进口禽肉的解禁工作,从而达到限制中国禽肉对美国的出口。
随后中国畜牧业协会代表行业内的20多家大型肉鸡生产商,经过长期间准备,于2009年8月中旬向中国商务部递交了关于对进口美国的白羽肉鸡采取贸易救济措施的请求。此后,美国“启动轮胎特保案”,最终引发了中国的反制措施。但是,仔细分析便可以知道,中国的反制措施是相当温和的,也体现了中国的政府的政治智慧。
“双反”调查,对中国肉鸡业利好有限
一方面,中国刚刚宣布启动调查,如果10月获得立案,那也需要在立案后的6-8个月内宣布初步裁定结果,那也是2010年4月以后的事情,对近期的肉鸡产业不会带来影响,因为调查期间美国鸡肉产品照样可以以低廉的价格出口到中国。
此外,即使到时裁定调查成立,对中国国内的肉鸡业的帮助也不大,这是由于中国从美国进口鸡肉产品的种类和结构决定的。
数据统计显示,2008年中国共进口了79.95万吨鸡产品(不包括非法走私),比2007年78.57万吨,上升了1.76%。其中从美国进口了58.44万吨,占年度总进口量的73.09%,而2007年中国从美国进口了52.02万吨,美国占中国总进口的66.21%。
在美国向中国出口的鸡肉产品中,其中一个分类——冻鸡块(海关规则为包括鸡胸脯、鸡大腿等)是一个重要产品,2008年共向中国出口了17.42万吨,占当年美国向中国总出口量的29.80%,但与中国760万吨的鸡内产量相比,仅为0.02:1。
在另一个分类—冻鸡翼(不包括翼尖)中,虽然2008年美国仅向中国出口了3.44万吨,占当年美国向中国出口量的5.88%,但如果换算成鸡数量的话,已经高达3.44亿只鸡的翅膀。
更令人吃惊奇的是另外一种产品——鸡爪,如果把2008年中国从美国的鸡产品数量中,按40%计算鸡爪,就有23.38万吨,再折合成只数,数量居然达到了惊人的41亿只双。
这个数据不是凭空的。根据美国公布的统计的数据,2008年,美国鸡爪的出口总量为50.9万吨,其中有49.5万吨出口到了中国内地和香港,占97.2%,中国和香港每年消费的美国鸡爪数量达到了80多亿双,远远超过中国2008年白羽鸡爪24亿双和中国式肉鸡鸡爪34亿双的总和。
由于中国从美国大量进口的都是美国人不食用的鸡杂碎产品,所以,即使对美国鸡肉“双反”调查成立,即使把17万多吨美国冻鸡肉的市场全部由国内肉鸡产品所替代,所带来的利好显然也十分有限。
但在鸡杂碎这块产品市场上,这块市场的空缺显然不可能全部由国内消化,因为要填补这块市场,相当于中国每月需要多屠宰6亿只到8亿只鸡,才能满足市场对鸡爪这么庞大而惊人的需求。由于鸡爪在整只肉鸡中所占的价值比重很小,中国的企业不可能为了这些鸡副产品而去大量生产鸡肉,而这一块市场将很快被巴西等其他国家的进口产品所填补。
中国肉鸡业的出路在于国内外消费市场的培养
中国是禽肉生产大国,2008年中国生产的禽肉的1420万吨,其中白羽肉鸡的鸡肉375万吨,中国式肉鸡(各类黄鸡,肉杂817鸡)的鸡肉390万吨,合计为765万吨。低于世界第二大鸡肉生产国巴西的1090万吨。此外中国每年还生产水禽肉440万吨,蛋禽鸡肉215万吨。
近年来,中国肉鸡产业陷入了困境,市场价格波动剧烈,缺乏良性的发展环境,导致产量增长缓慢,主要原因在于国内外市场的需求。
在国内市场上,虽然中国人口众多,加上近年来西式快餐业在中国的快速发展,但总体来说,中国人鸡肉的消费量还是有限的。主要是因为中国人偏好猪肉的习惯,尤其是近几年随着生猪养殖标准化的不断推进和生猪屠宰的不断现代化,中国的猪肉品质已经普遍被城市居民所接受,猪肉需求在逐步扩大,从趋势看,发展速度还好于肉鸡业。因此,对于国内鸡肉消费市场的培养,将是发展中国肉鸡产业的根本方向。
在国外市场上,中国肉种鸡成本、肉鸡饲养成本,以及产品品质等,与国际上其他肉鸡养殖大国相比,缺乏明显的优势。以巴西为例,巴西肉鸡养殖具有原料以及规模优势。得益于地大物博的地理优势和资源优势,这些优势使巴西的种植业发展迅速,从而使肉鸡生产成本较低。巴西每千克肉鸡体重的饲料成本只有33欧分,只比美国的32欧分高一些,远远低于亚洲的泰国(47欧分)和欧洲的44-50欧分。而中国08年的成本在50-60欧分。
其次,巴西既有完善的种鸡培育基地,巴西生产的肉鸡中,大约40%的肉鸡原种都产自本国,使得巴西的肉鸡苗成本除了美国以外,是第二低的,而中国的白羽原种鸡几乎全部依赖进口,鸡苗成本高很多。
再次,巴西大规模肉鸡养殖,保证了肉鸡品质。巴西由于具有广茂的森林和大量的土地,肉鸡场位置相互间距离远,疾病传播概论低,而且90%的肉鸡是大规模养殖,不同于中国的农民小规模养殖。
所以这些原因,也造成了中国肉鸡出口市场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
福步延伸阅读2:
全球肉鸡生产与出口分析
禽肉(肉鸡)产量增长放缓
预计全球产量将增加4%达7400万吨,中国和巴西增长最为迅速。
相反,由于较高的饲养和能源成本,美国的产量将迎来1937年以来的首次下降。
中国和巴西的禽肉(肉鸡)产量将分别增加8%和5%。
自2006年以来,由于猪肉供应量的大幅削减,中国的禽肉(肉鸡)产量已急剧增加。
随着国外禽肉(肉鸡)需求量的增加,巴西的产量预计也将有所提高。
禽肉(肉鸡)出口量呈小幅增长
巴西和美国的禽肉(肉鸡)出口量占世界总量约80%左右,两国将呈现不同的发展态势。
预计巴西将创下出口新高,其主要出口至中国香港、日本、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欧盟-27国、沙特阿拉伯和委内瑞拉。
由于俄罗斯和进口需求下降,美国的出口量预计将减少。
但对其他市场,如中国、墨西哥、加拿大、古巴和乌克兰的出口量仍将保持相对稳定。
欧盟-27国:由于不断扩大的进口需求,欧盟-27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禽肉(肉鸡)进口方。由于生产量不足以满足强劲的消费需求,这势必会削减出口量,增加进口量。由于进口价格低于国内价格,欧盟-27国将持续从巴西和泰国进口更多禽肉(肉鸡)产品。
沙特阿拉伯:据报道,尽管近期油价回落,资产缩水,但是该国在购买禽肉(肉鸡)的资金上没有任何问题。因此,从巴西的进口量将持续增加。
墨西哥:由于加工制造业的需求量增加,墨西哥将从美国进口更多的禽肉(肉鸡)。
委内瑞拉:较之2008年,进口量有所增加,但是增长速度有所减缓。禽肉(肉鸡)仍将是消费者首眩该国市场主要由巴西供给,巴西在委内瑞拉享受关税和进口税方面的优惠待遇,而其他国家会面临高出巴西20%的关税。
俄罗斯:随着小麦、大麦、玉米等饲料作物的丰收,饲养成本下降,禽肉(肉鸡)产量增加,进口量将会减少。
日本:来自韩国和中国对其出口量减少,同时来自巴西和美国对其出口量增加,一增一减,日本的进口量没有明显的变化。
中国:由于巴西的一些工厂没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注册,巴西部分产品被排除在中国市场之外,中国从巴西的进口量将保持平缓。该进口空缺可能由美国和阿根廷来填补。